0 前言
轮毂轴承作为轮毂的核心组件,不仅要确保轮毂的平稳旋转,还要承受来自路面的冲击和压力。轮毂轴承在运转过程中会由于摩擦而产生一定的阻力,叫作轮毂轴承阻力。这种阻力会影响汽车的燃油经济性、行驶平稳性以及轴承的使用寿命。减小轮毂轴承摩擦阻力对汽车节能减排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。
1 节油原理
在相同车速情况下,降低轮毂轴承阻力可以减小传动系内阻和整车阻力,进而降低此车速下所需的发动机功率,从而降低整车能耗。以等速工况为例,依据以下公式:
式中,是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,单位L/100km;P 是发动机驱动功率,单位KW;b 是比油耗,发动机有效燃油消耗率,单位g/kWh;μa 是车速,单位km/h;是传动系机械效率;Ft是整车阻力,单位N;Ff 是滚动阻力,单位N;Fw是空气阻力,单位N;F内是传动系阻力,单位N。
2 技术方案
轮毂轴承阻力主要包含密封圈摩擦阻力、钢球滚动阻力以及润滑脂阻力。钢球滚动阻力和密封圈阻力占轮毂轴承阻力的比重最大,是主要的优化方向。降低钢球滚动阻力通过减小轴承的配合过盈量可以实现,降低密封圈摩擦阻力通过优化密封圈结构来实现。图1所示为转毂轴承阻力分布。
图1 转毂轴承阻力分布示意
当前车型前轮轮毂采用一代轴承,后轮轮毂采用三代轴承,针对不同结构轴承,分别进行优化。表1所示为轮毂轴承阻力优化方案。
2.1 前轮轮毂轴承优化方案
(1)轴承密封圈由三唇优化为两唇,图2所示为密封圈优化方案。
(2)与转向节配合过盈量调整由-0.065~-0.113mm调整为-0.052~-0.095mm。
图2 密封圈优化方案
2.2 后轮轮毂轴承优化方案
由于后轮毂轴承为三代轴承,游隙为-0.05~-0.01mm,在保轴承密封和耐久性能的前提下,调整轴承游隙为-0.045~-0.01mm。
3 试验结果
轮毂轴承结构优化后,轮毂轴承阻力下降,整车阻力下降,NEDC工况下油耗会有一定的优化,具体效果需要确认。效果主要分为部件级和整车级两大类别,其中部件级主要测量起动阻力矩和滚动阻力矩,整车级主要测量整车阻力和整车能耗。
3.1 轴承起动力矩
试验方法是采用直接测量法,在轴承试验台架上分别测量优化前后的轮毂轴承起动力矩。试验标准要求是转速3~5r/min,持续时间10s,要求起动力矩≤2.5N·m。前后轮毂轴承各进行两轮次台架试验,第一轮次从小批量轴承中选取两套轮毂轴承共4个(分左右两边),第二轮次选取四套轮毂轴承共8个(分左右两边)。第二轮次样本容量大于第一轮次,第二轮次平均值更能体现整体水平。前轮毂轴承优化后平均起动力矩为0.29N·m,起动力矩平均下降0.17N·m,降幅为36.4%。图3所示为前轮毂轴承优化前后起动力矩对比。
图3 前轮毂轴承起动力矩优化前/后
后轮毂轴承优化后平均起动力矩为0.434N·m,起动力矩平均下降0.00025N·m,降幅为0.057%。图4所示为后轮毂轴承优化前后起动力矩对比。试验结果评价为前后轮毂轴承起动力矩合计降低0.17N·m。
图4 后轮毂轴承起动力矩优化前/后
3.2 轴承滚动阻力矩
试验方法是采用直接测量法,在轴承试验台架上测量不同转速和加载条件下优化前后的滚动力矩。试验标准要求为转速400r/min、800r/min、950r/min,前轮轮毂载荷382.5N·m,后轮轮毂载荷355N·m,要求滚动力矩≤2N·m。前后轮毂轴承各进行两轮次台架试验,第一轮次从小批量轴承中选取两套轮毂轴承共4个(分左右两边),第二轮次选取四套轮毂轴承共8个(分左右两边)。第二轮次样本容量大于第一轮次,第二轮次平均值更能体现整体水平。前轮毂轴承优化后平均滚动阻力矩为0.79N·m,滚动力矩平均下降0.192N·m,降幅为20.04%。图5所示为前轮毂轴承优化前后滚动阻力力矩对比。
图5 前轮毂轴承滚动阻力力矩优化前/后
后轮毂轴承优化后平均滚动阻力矩为0.64N·m,滚动力矩平均下降0.037N·m,降幅为5.04%。如图6所示为后轮毂轴承优化前后滚动阻力力矩对比。试验结果评价为前后轮毂轴承滚动力矩合计降低0.229N·m。
图6 后轮毂轴承滚动阻力力矩—优化前/后
3.3 整车阻力
试验方法是采用间接测量法,在整车转毂上,测量不同车速下优化前/后的轮毂轴承的阻力,两者差值即为试验阻力下降值。试验标准要求为反拖车速分别为40km/h、80km/h,温度25℃。共进行了3轮次试验,实测内阻平均下降值为6.27N。图7所示为轮毂轴承阻力优化前后整车阻力对比。
图7 整车阻力对比—轮毂轴承阻力前/后
3.4 整车能耗
汽车能耗试验是NEDC工况,关空调,热机状态下节油0.052L/100km,节油效果为0.82%。从试验结果来看,EUDC工况节油效果优于UDC工况。表2所示为轮毂轴承阻力优化前后整车节油验证效果。
4 结语
汽车能耗是影响整车产品力的核心要素之一,对全社会节能降耗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。目前通过新能源动力等技术已使整车能耗有了极大的降低,未来节能技术将进入更加深入和细微的环节,不断突破极限。本文通过优化轮毂轴承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等,降低轮毂轴承阻力,从而降低整车阻力实现节油的目的。通过试验验证,前轮轮毂轴承降低20%,后轮轮毂轴承降低5%,前后合计阻力力矩下降0.397N·m,整车能耗降低0.82%。
参考文献
[1] 劳坤胜,陈伟军,陆晓峰,等.轮毂壳体及外圈柔性对轮毂轴承性能的影响[J].轴承,2022(08).
[2] 莫易敏,何超,高勇,等.负游隙对轮毂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研究[J].机械设计与制造,2019(1).16-19.
[3] 张仰平,李兴林,张燕辽,等.汽车轮毂轴承摩擦力矩试验机[P].中国专利:2013-11-20
[4] 王建华,黄德杰.轮毂轴承摩擦力矩特性及其试验研究[J].机电工程,2020(6).677-681.
[5]王国辉,雷良育,荆家宝,等.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密封件设计改进及分析[J].邵阳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9(4).45-51.
本文为“AI汽车制造业”首发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版权所有,转载请联系小编授权(VOGEL100)。本文作者:郜昊强 朱增怀,单位: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。责任编辑龚淑娟,责任校对何发。本文转载请注明来源:AI汽车制造业
推荐阅读: